2014年11月27~28日,由辽宁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指导、沈阳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作为支持单位、e-works数字化企业网和国家两化融合创新推进联盟主办的“第十届中国制造业产品创新数字化国际峰会”在工业老城--沈阳成功召开。作为中国制造业研发信息化领域顶级规模、最具影响力的专业论坛,为期两天的峰会吸引了来自全国20多个省市的有名的公司出席。本届峰会的主题为“移动互联时代的产品创新变革”,旨在为制造公司可以提供产品创新数字化领域最前沿的技术和应用……
最近有个词比较流行,叫做新常态,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常态。应该说现在整个国内的经济在下行,我们跟很多的地方政府、企业都有交流,大家都认为经济的发展有很大的 压力。我国的成本指数已远高于很多亚太国家,因此必须走向创新驱动,创新不能只停留在 一句口号上。
因为互联网的到来,产生了很多新理念、新思维,因此也形成了大家现在常听常看到的互联网思维。在IT领域,这种思维层出不穷。但IT终究要渗透到主流的制造业和工业产品的新时代中,那么这会对工业产生什么影响与变革?对工业下一步的发展带来什么新的导向?
稳定、可靠、高效、环保,是企业运用IT产品的过程中所关注的四个方面。对于惠普工作站来说,能在降低产品成本的技术上保证产品的稳定性,主要在于惠普从产品设计到ISV深层次合作,保证产品稳定性;从质量控制开始,打造可靠的工作平台,始终以用户为根本出发点。
处于智能互联时代的制造业正进行新一轮的转型,IT技术的发展重塑了制造业全球化、数字化,产品变得智能、互连、个性化,价值从产品本身向服务转换,这预示着挑战和机会。我有三部分内容要分享:智能互联时代的制造业;信息化支撑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端到端过程;PTC公司介绍。
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首席技术专家 张森棠3D协同制造技术探讨
首先介绍了三维设计技术和三维设计制造一体化;其次阐述了在此背景下企业怎么样才能解决3D协同制造技术应用的问题,并强调了企业实施3D工艺设计的技术优势;最后介绍了3D制造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工艺设计的数字化、设计思想的数字化、制作的完整过程的数字化和技术验证的数字化。
Siemens PLM software亚太区商品市场经理 郭涛NX——数字化企业的产品工程创新平台
作为一家智能创新平台提供商,Siemens PLM Software的产品线都遵循着“用户参与、智能模型、实现产品、开发系统”的原则。通过倾听客户的声音,我们了解到他们的迫切需求,表现在提高对市场需求的响应速度、了解在开发过程早期实施变更产生的影响等方面。
现在大家都在提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在工艺这方面是中国很多企业的薄弱点。为什么德国制造的东西很厉害?因为德国的技工都是大学毕业的,而中国是考不上大学的人才去读技校,整体素质上就有一定的差距。那么如何提升中国的工艺技术呢?工艺是关键。
进入信息化社会之后,所有的模型都可以用计算机来表达,所以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的工业体系,而流程是信息化的核心要素。现代工业体系的建立是管理方法和先进的技术的结合,因此决定了实施方法论是世界水平、国际标准、全局思考、局部立即行动,并持续改进。
什么叫智能仿真?就是在CAD早期即概念阶段,就把优化技术引入,然后进入到CAD详细设计,之后是CAE虚拟设计,在这个虚拟环境中再对产品不断的进行优化,得到最佳的优化结果。优化完后再进行制造和测试。那么这会为企业大大的节省金钱和时间。
锐捷网络认为,IT运维的价值是让IT管理者从容的管理整个IT,并帮助IT管理者增加IT部门的价值。要做到从容,第一步是要将IT做全面的管理,并且当故障出现后能快速定位,同时能更主动的预防,避免问题发生。那怎么样才能做到IT增值?对于IT部门而言,核心目标是支撑业务。
刘军顾问与大家伙儿一起来分享了戴尔在创新和IT解决方案的一些思想与理念。他提到IT整个行业面临移动互联的转型,并描绘了戴尔的蓝图——全部的产品都是开放式的、模块化的系统、灵活扩展、现代化平台、提供端到端的解决方案,这或将整IT主体的技术构架完全打破。
北方重工集团有限公司一级技术专家 卢崇劭基于三维虚拟样机技术的产品创新研发设计
虚拟样机技术上的支持产品开发制造的全生命周期,从需求分析定义一直到生产制造、设计、交付。在研发大型新产品时,一般物理样机的制造周期非常长,成本很高,利用虚拟样机代替物理样机来对其侯选设计的各种特性来测试和评价,能提高设计效率,优化产品性能。
Delcam中国区运营总经理 游波数字化先进制造,智能、高效、安全,提高制造水平
Delcam数字化先进制造解决方案是欧特克数字化样机解决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字化样机解决方案主要是从产品设计、仿真、生命周期、制造这些环节来来管理,Delcam加入欧特克之后对于完善整个数字化样机解决方案起到了最重要的作用。
主要介绍了一个全新的CAE发展理念——基于分析驱动的高效建模技术。在这个技术的基础上,他们开发了一款复杂工业产品全数字化软件系统(DCiP),简称数字化工业复杂产品,希望建模和模型的修正,以及CAE的仿真和优化,包括数字化加工都在一个平台上完成。
Femap是一款既年轻又成熟的软件,它不仅仅拥有前后处理器,而且可实现从CAD到CAE的无缝连接。说它年轻,是因为它在中国市场算是刚刚起步,使用Femap的客户相对数量还比较少;说它成熟,是因为它在西门子全球的CAE发展史上担任了一个很重要的角色。
报告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云计算价值趋势,如减少购置成本、获取资源红利、流程的优化等;第二部分我将与大家伙儿一起来分享今年做的一些项目,帮企业建立了一个有弹性的CAE资源体系;最后跟大家伙儿一起来分享的是CAE资源生态的发展的新趋势:如按需计费等。
中国北车齐齐哈尔轨道交通装备有限责任公司信息技术部专家 范国海与数字化设计、试验、制造协同的仿真分析平台建设
我们公司从2012年开始建设重载快捷铁路货车研发技术平台,平台包括中国北车重载快捷铁路货车研发技术创新体系、协同设计平台、协同仿真分析平台、试验研究平台、研发质量系统(RAMS/LCC)、知识管理系统、货车研发技术平台支撑系统。
安怀信创始人兼CEO 李焕CAE仿真模型验证与确认技术V&V暨设计工艺一体化检查工具DFM Pro介绍
现在V&V慢慢的变成了了欧美制造业的核心标准流程,国外CAE工程师 线%,但他们做V&V的时间绝对超过一半,这在我们中国的企业很少见,鲜有技术人员会想到去验证,但时间上绝对不到50%,所以V&V验证是我们巨大的一个机会来追赶国外。
ANSYS通过把各个学科的技术融会贯通,构建了一个仿真平台,或者是虚拟的研发环境,从而帮助客户解决产品在不同研发阶段的不同设计问题。除此之外,ANSYS提供量身定制的解决方案或者定制化的二次开发平台,或者针对客户的某一个项目提供一些技术咨询服务。
锦州锦恒汽车安全系统有限公司技术开发部部长 梁韫CAE技术在安全气囊开发中的应用
随着中国经济的加快速度进行发展,汽车慢慢的变成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代步工具。考虑到汽车的安全问题,每部汽车上都配备了安全气囊。但安全气囊如何在汽车安全中起到作用,气囊的研发过程中涉及到哪些CAE技术?本次演讲梁部长给出了详细阐述。
三维与模型的关系、如何做过程协同、设计模型与制造模型的区别与联系是本次演讲主要介绍的内容。此外还提到结构化是协同管理的核心,以及面向制造的三维设计在完成后还需做:增加局部特征、删除不必要特征;通过系统下发数据和模型;建立平台;制定各类标准规范。
翎瑞鸿翔首席技术官 李浩破解PLM/ERP/CAD流程整合难题着眼企业级三维零部件资源库解决方案
2008年开始,Siemens PLM 经过长期发展,北京翎瑞鸿翔科技有限公司的解决方案已经在轨道交通、航空航天、汽车制造、防务、机电设施自动化等领域有了广泛的应用。今天的演讲主要为企业级的零部件数据资源管理系统,从三维级零部件数据的资源库来分享如何破解PLM/ERP/CAD系统集成的难题。
工业4.0是热门的话题,现在工业产品的变化速度慢慢的变快,从大家熟悉的汽车到日常用到的手机,更换的频率比以往快了很多。半年甚至更短的时间内就会有新的产品推出。这就导致了制造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需不断的压缩产品设计制造周期。
沈阳机床设计研究院数字化设计所所长 谢志坤3D环境下机床产品设计制造服务一体化
谢所长与大家伙儿一起来分享了沈阳机床(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信息化规划,并围绕机床产品服务化应用和集团的信息化的五大应用(产品智能化,设计数字化,管理信息化,服务网络化,集团管控科学化)做了详细解说,重点说明了机床产品是如何针对平台来进行设备制造工艺一体化。
“作为企业信息化来讲,信息化建设是长期投入,有一部分企业对这样的一个问题认识不清楚。实际上每一个阶段,都不能摸着石头过河,应该是整体规划,分布实施,但是现在的企业很多是靠软件的供应商与服务商,他们的能力能不能跟上企业的发展这很关键。”
制造业是国之重器,制造业信息化从企业经营层沿伸至制造生命周期纵深发展;从企业决策、运营管理向车间级精细化发展。华宏着重发展数字化车间的核心:计划、制造、质量、试验,解决数字化设计与数字化制造之间的鸿沟。我将从电子行业与大家进行分享。
吉利汽车在实施ENOVIA随着平板、手机等手持设备的性能提升,在这些终端上进行三维形式展现的产品设计、制造与交流已成为可能,尤其是时间与空间受限的时候,其作为PC的重要补充会被应用到企业的研发制造环节中,弥补了PC不便随身的缺陷以此来实现随时随地的应用。
在互联网时代,产品生命的中期——即将产品交付给用户使用阶段,要不要一种计算机管理软件来支持产品生命中期的数据管理?对此我做了一些探索。今天我的演讲就是围绕在工业4.0,也就是互联网时代,制造业服务模式的创新来展开。
BOM以多种形态如配置BOM、设计BOM、制造BOM、售后BOM、包装BOM,存在于企业各个IT系统如PDM、ERP、SCM、DMS中,这些BOM由不同的业务部门管理、使用,从前端的产品策划、设计、供应到制造和售后,可以说BOM的管理基本涵盖了企业的所有部门和IT系统。
用友PLM事业部总经理 李光锐博士企业互联网化——设计制造网络协同一体化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得企业间的围墙在逐渐的打破,阿里已经印证了这点。所以企业从内部的一体化扩展到产业链的一体化,现在已经来到了社会化的商业的时代,这不单单是产业链的竞争,也是是生态链的竞争。所以在这个格局下面,企业要实现互联网化。
潍柴动力上海研发中心主任工程师 胡岗贯通至客户端的企业级产品定义系统构建实践分享
互联网技术、经营、营销三方面的应用构成产品链完整竞争力。互联网不仅仅影响产品的技术构成,同时改变了企业形态和行为方式等方面。互联网为公司可以提供了平等、更大更迅捷的空间,但它不会让企业自动变强,需要企业用新角度来重新审视自己的经营和营销方式。
卓越制造企业一定具有强大的制造能力,强大的质量能力和强大的创新能力,而制造企业转型卓越制造企业,要建立符合企业长远发展和产品数据模型;建立产品技术对应的组织架构;建立工序化、专业化的研发流程。这样才可以提升企业过程管理能力,迎接未来的挑战。
乔顾问结合自己最近两年在很多企业中所做的数字化工艺项目,与大家伙儿一起来分享了在MBD的环境下是如何改变工艺设计和管理的,主要从“数字化工艺应用现状与发展的新趋势、数字化工艺设计管理关键需求、数字化工艺设计管理方案与实践”这三方面做了详细讲解。
听了很多专家的介绍,包括工业4.0及相关概念,都在讲变革,变革大多分布在在新材料、电子信息、科技、新能源等领域,所依赖的技术是云计算、互联网等,对于品高而言,IT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云计算、移动互联和大数据,而品高云是主动与IT在结合,所以我们是懂企业的云。
由e-works会员服务总监江艳芬主持,邀请了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总体部信息化总师刘霞、翎瑞鸿翔首席技术官李浩、UGITC首席技术官张磊、沈阳机床设计研究院数字化设计所所长谢志坤等专家就数字化设计与制造一体化的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由e-works主编李翔主持,邀请了清华大学莫欣农教授、重庆斯欧公司副总经理soa架构师张凯、潍柴动力上海研发中心主任工程师胡岗、上海思普总经理应思红等专家参加了“产品创新数字化技术的实施与应用”论坛的讨论。
由e-works总经理黄培主持,邀请了航空综合技术研究所副总工程师宁振波、Altair公司大中国区市场及业务拓展总监钱纯、锐捷网络解决方案经理刘晨等专家参加了“产品创新数字化技术的实施与应用”论坛的讨论。